『躍升2008打造價值型人才』台中場講座心得紀錄

主辦單位:經理人月刊
時間:2008/3/13
以下是李紹唐先先生與何飛鵬先生講座混合雜記:

◎注重3Q :EQ、AQ、IQ
IQ(Intelligence Quotient)是指一個人在學習、理解、判斷方面的能力。
EQ(Emotion Quotient)是指一個人了解,並主導自己情緒,以及與他人溝通、協調、互動的能力。
AQ(Adversity Quotient) 是指一個人面對挫折、逆境時的處理能力。

◎追逐夢想,永不放棄
俗話說:人有夢想而偉大,但實際上是:人因實現夢想而偉大。
有夢想人人都會有,但是有正確的夢想(方向正確),只剩下20%的人,再因有正確夢想而努力實踐者
只剩4%。(80/20法則)
當你沒有夢想(指的是人生終極目標)時,你很容易就在某種階層就自我滿足。而忘了往更高的地方去。
這讓我想到一個例子:登山者的故事
一群登山客要挑戰很高的山,一同從山腳下出發,當大夥都登到一定高度後往
上看時發現山上下著暴風雪,而此處的風景也相當不錯因此決定故在此紮營休
息,然而再往上攀爬風險太大了許多人因此就決定繼續留在這裡,但少數的挑
戰者卻願意繼續往上挑戰,在這些挑戰者經歷了強風雨打、缺氧、受傷等等狀
況,終於登到了山頂,卻赫然發現山頂竟是晴空高照,往外望去卻是一望無際
的景致,由如眾神矗立於雲端觀看世界的感覺。

◎離開舒適環境,不醉生夢死
許多人在登上高層的職務後,因貪求該職務帶來的權利、舒適、奉承之後,通常都會
醉心於該職位帶來的優渥感。但是卻忘了這樣的優渥感正會抹殺一個人的敏銳度,一
段時間後便無法面對商場產生的變化與洪流。

◎嘗試業務性質的工作
在許多成功領導人的成功背景上,幾乎都有當過業務,為什麼?
因為業務性質的工作就是不斷的自我突破,因其所需要接觸的個人與企業型態各個皆不
同,你不可能用同一種公式化(或說僵化)的說服方式,來達成業績,耐心與不斷的找尋
方式是成功的關鍵,這也是訓練一個人能否接受逆境考驗(Adversity Quotient)的絕佳
方式。
其次,業務性質的工作會有機會認識其他不同工作性質的客戶或是公司,再將來的成為
領導人後,若有需要相關資源或技術上的協助,從曾經認識的客戶來尋找,可以快速的
縮短重新找尋解決方案時間。

◎面對困境不退卻(如果有未來)
人生總是會有高、低潮,俗話說:勝不驕、敗不餒。
每個人、每個工作都會有低潮期,而且時間長短不一,在低潮時便是一種困境,不可消
極面對,反而 要小心行事,隨時注意突破點。
當然困境可以訓練一個人的AQ,如果檢視過方向是沒有錯的,那麼堅持就會成為自己的
最大動力

◎時時對自己發問
時代在進步,社會在改變,因此”變”則是不變的原則。常常找時間與自己對談討論,
將會發現自己會更清楚方向
1.自己的未來:
若在目前的職務上,有什麼樣的未來性?你有可能坐在你上司的位置上嗎?
需要多久的時間?
依照目前的年紀,還有多少時間可以消耗?如果不合理,轉換跑道機會比較大
嗎?
2.不想當棋子:
你只是主管的旗子嗎?隨時可以被當成棄子?會不會變成下棋的人?對主管而
言你只是工具,不是人?
3.未來20年的狀況
你可感覺到未來20年的可能變化嗎?若20年後自己依然如此,而自己又想有更
好的未來,若自己沒有辦法改變環境,那應該考慮讓自己更換環境了。

◎用現在的狀況,當成未來的常態,敏銳察覺未來趨勢
何先生提到:當我看到朱高正在立法院衝上桌子、搶麥克風時,我就已經意識到,未
來,台灣的議會將會是這個樣子的議會了。
世界變化之快,有時是難以預測的,但是敏銳觀察現在的時勢,將不難發現未來的影
子。
長期的觀察,會發現它已經變成自己的<經驗法則>
這讓我想到了電腦業界中的”摩爾定律”:
摩爾定律是由英特爾(Intel)創始人之一戈登•摩爾(Gordon Moore)提出來
的。其內容為:積體電路上可容納的晶體體數目,約每隔18個月便會增加一
倍,性能也將提升一倍,而價格下降一半;或者說,每一美元所能買到的電腦
性能,將每隔18個月翻兩倍以上。
摩爾定律是簡單評估半導體技術進展的<經驗法則>,其重要的意義在於長期,
而IC製程技術是以一直線的方式向前推展,使得IC產品能持續降低成本,提升
性能,增加功能。
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曾表示,摩爾定律在過去30年相當有效,未來10~15年應依
然適用。
參考Wikipedia
◎所有的事不可能等你準備好
以前我看過一部電影”亡命感應”,當女主角琳達的丈夫因意外死亡,琳達與丈夫的母
親黛西裡面有段對話...
琳達:我不知道要麼準備面對這樣的事情。
黛西:這種事情不可能讓你準備好的,永遠不可能。

當然這是比較極端的例子。
不過應該可以清楚表達工作生活上很多事情不可能等著你準備好去面對,因此準備”
應變”的心態反而比較簡單。許多人因為生活舒適就忘記事皆是一直在變化的。把自己
的心態放在”所有的事情終會發生的”狀態下,反而比較能處變不驚。

◎工作性質產業具有改變人類生活知識
例如何先生提到的文化產業,乍看之下也是普通的出版產業,但是在不同的企業思想目
標下,也是一個影響深遠的產業,影響著多數人的生活品質,其生活品質不在於狹義的
物質生活品質,而在意義重大的精神生活品質。

◎上位者要不斷自問,並在生崖時刻做決策整理
很多人都會做生涯規劃,但是很多人卻不會將生涯規劃作計畫,因為生涯規劃是長期的
功課,既是長期,就會受到時間及環境的考驗,因此對於生涯計畫的執行卻變成遙不可
及或是空頭支票。務實的生涯計畫就像工作計畫一樣,需要階段目標與執行方式,或而
甚者需要進行計畫的調整。因此當一個階段目標達成之後就要訂下一個階段目標,並且
調整實行計畫,因此不斷的自問,是一個提實行依據的準則。

◎一定要有自己的想法,在依想法構築,而非依環境構築
此法因人而異,但大致上來說,既是自己的想法,就是所謂的目標,因此忘目標方向去
構築實行的方針是重要的。
許多人常常因為無法克服環境的干擾,而使自己的想法依照環境去構築,到頭來,目標
達成後,還是很空虛,因為畢竟已經不是當初自己的想法。
這讓我想到目前的政治人物,也許”最早的”出發點是一種美意,但經過政治環境的阿
諛我詐之後,當初正義的想法也蕩然無存,讓人謂之可惜。

◎不要把事情做到結束才轉彎,在高峰時尋找方向
何先生談及此事,並非指工作上的結束,而是指人生道路上的末路,古有言:物極必
反。
當一個人在高峰時,常常會忘記危機意識,因為當在生涯高峰時,卻忘了高峰能夠停多
久?,因此利用高峰當跳板,尋找下一個高峰是最聰明選擇,否則當開始走下坡時,就
很難再轉向另一個高峰了;在人生開始走下坡時,伴隨而來的是失落感,前進動力消
失,目標已經模糊等等因素,導致在下坡轉向已經無法回頭。

◎轉換會失去部分好處,但要快速取得新方向的關鍵道路
電子學裡面這是基本的道理:轉換必定會有能量消耗。
在李先生的四個行動架構中可以得知,轉換生涯跑道時,必有所犧牲,不外乎金錢、環
境,但是就生涯規畫長遠來看,若是這樣的犧牲可以換得新方向上的更高成就,有時來
說,是值得的。
但是要注意的是:新方向帶來的未知感卻是很大的,因此當走向新的方向時,快速取得
關鍵方法,可以讓自己找到定位點,避免被環境所影響。

◎何謂人才:
若專注於工作、專業的人等多算是個頂級員工,但非人才,
人才之於員工,有明顯的特質差異,具有多方面的能力與成長力,甚至領導力。
(團結團隊合作的能力)

◎找到對的人,能夠預防事情的發生
管理人最大的挑戰就是找到對的人,在國際級的大企業中,一個管理者手下將會有許許
多多員工,然而,管理者並沒有辦法去了解每個員工的詳細狀況,或是工作上的問題。
但是在這麼龐大的做團隊中若無法事必躬親,那應該怎麼辦呢?
大的工作團隊中通常都會有須多非正式小組織,這些小團體的形成,可能是自然的聚集
(如生活習性相近、老鄉),或是工作性質接近等等,在這些小團體中,通常都會有一個
能夠為中心的員工,他能夠收集到的資訊,相當接近前線,也遠多於部門主管。因此,
管理者需要注意到這樣的人,多去認識了解甚至熟識,並從他們口中得知較為即時的一
線情況,若有事情即將發生時也能夠最快得知狀況以應變處理。
至於為何不找部門主管,這當然也是方式之一,但有時肇因於部門主管對於下屬的反應
處理不當,草草了之,或是某些狀況外的主管把重要的訊息壓住了,管理者完全不知事
情的發生,直到事情爆發才發現難以處理。

◎具備溝通能力、語言能力、國際觀
台灣的地小,大眾消費力有限,因此開發國外市場是必然的趨勢,因此語言能力便不在
話下,去英語系國家,要學好英語,去日本要學日語、去德國要學德語等等,這是等於
是基本的溝通能力,否則光是翻譯就耗掉許多寶貴時間。
然而當具備語言能力後就能在其他國家管理公司嗎?這其實是不完全的,若要在其他國
家成立公司並進行管理,對當地的生活習慣、喜好與步調則必須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地
處東南亞的經貿國家生活步調相當的緊湊,時間壓力很大;若是到了法國,慵懶的生活
習慣、緩慢的步調,一定會導致管理者與當地員工發生要求上的衝突;又或,在回教國
家員工餐飲裡面供應豬肉,則會成為對對該國宗教的大不敬。因此,了解當地文化,進
入該國家設立公司,就需要依照當地的狀況進行調整,管理者亦是如此,因此這就是國
際觀。
同理,說話溝通方式也不盡相同,例如西方人實事求是,以前在台灣大概就是主管罵
人,員工也不太敢吭聲,默默接受,回家繼續練功;但是在歐美,若是主管有錯,員工
也會反駁回來,即使如此,下班後也會跟你像朋友一般。因為,這是他們從小接受的教
育:實事求是,不須隱瞞。人情嘛...那是另外一方面的事情。所以溝通上的技巧要相當
注意。

◎怎麼問、怎麼答很重要
這關乎一點:聽的人懂不懂你要描述的狀況,因為這也涉及溝通的一種技巧。
李先生提到一個問題:如果我問你,台中需不需要再加蓋酒店(HOTEL),你該怎麼評估?
很多人都會想出一些點子,如:市場調查、觀察路口車流量、觀察人口密集度、外地人
口進出量等等不同的方式。
但,都不是最佳方式,李先生說:我只要一份報表,那就是”飯店住房率”,當住房率
將近9成以上或更多時,當然就要蓋HOTL啦。所以這代表你問的問題,對方聽懂了沒?
※指標性數字的解讀就是管理人節省時間的方式,一個公司會有許許多多的報表,這些
報表在一般員工眼中沒有意義,但是對管理人來說卻是快速分析的關鍵所在。

在我們IT設計人員身上常常也發生這些事情,有時候要開發一個新的程式時,需要跟使
用者進行一連串的對話與詢問,因為使用者多數不會太懂電腦,因此無法法他們需要的
功能與操作方式描述出來,因此若是IT人員不懂詢問的技巧或是方式,常常會使的程式
開發後再與使用者進行測試磨合週期一延再延,使得開發成本提高。因此有經驗的PM在
與客戶溝通時必須能夠問到對的方向,讓使用者正確答出開發程式時所需要的元素,減
少程式開發成本,提高利潤。

◎專業力(能力)、正確觀念、正確態度
(態度0分 X 任何能力 = 0分)
現在許多人都認為專業勝過一切,若是單打獨鬥的人,也許這句話是確的;但是單打獨
鬥的人,卻是沒有辦法把事情做大的。
在企業中重要的的是合作關係、團隊關係,一個團隊裡面的成員若是彼此間沒有正確的
觀念、態度,團隊如同散沙。
團隊的目標觀念明確,各司其職,溝通良好,這樣的團隊成員就可以互彌長缺,使工作
順利進行。
俗話說: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這句話形容得真好:團隊能力可以勝過一個能
力很強的人
常見的業務訓練中常聽到的是王永慶的一天等於一般上班族的多少天:
一個上班族一天上班8小時一個月3萬元
一天8小時x5天x50週x一生40年=8萬小時
一生不吃不喝收入1千4百40萬
 
王永慶
經營多種事業,員工共有6萬多人
6萬x8小時=48萬小時
一天的收入是一個普通人 從出生到終老,人生來回6次

當然這也是極端的例子,但是從例子中不難看出:如果王永慶能力很強,一個人單打獨
鬥,那他會是今天的樣子嗎?事實上是王永慶出身學歷低微,能力也不突出,但是他靠
努力,經營團隊,成就他的大事業。所以,團隊很重要嗎?當然重要囉!


李紹唐先生演講簡報PDF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研究】列印的條碼為什麼很難刷(掃描)

C# 使用 Process.Start 執行外部程式

統一發票列印小程式